首页 > 生活 > 亲子育儿 > 正文

让宝宝远离哮喘必须根治鼻炎

来源:未知 2016-10-29 16:29 编辑:onhers.com
分享到:
持续有鼻敏感,会降低对病毒的防御能力,而对哮喘儿童来说,如果经常吸入受病毒感染的过敏原,就会发生病毒性支气管炎.专家表示,游泳这项运动非常适合哮喘患者,不但不会引起哮喘病发

持续有鼻敏感,会降低对病毒的防御能力,而对哮喘儿童来说,如果经常吸入受病毒感染的过敏原,就会发生病毒性支气管炎。专家表示,游泳这项运动非常适合哮喘患者,不但不会引起哮喘病发,而且还能够锻炼患者的肺部功能。

点击图片进入下篇文章>>

这种慢性炎症可导致呼吸道对刺激物的反应性增强,当气道接触到危险因素(例如尘螨、蟑螂等过敏源)时,会因痉挛、黏液栓堵塞及炎症加重等原因导致气流阻塞,从而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、气短、胸闷和咳嗽,尤其在夜间和清晨明显。

专家指出,目前临床上还没有能够根治哮喘的办法,但哮喘哮喘往往与鼻敏感、睡眠窒息症等有密切关连,专家建议在留意小儿哮喘发生之余,也要多认识鼻敏感、睡眠窒息症这两者与哮喘的关系。另外,哮喘的患儿可在医生指导下提前服药,进行早期干预治疗,通常情况下,患儿可以提前三个月用药,如夏季哮喘,前一年的冬季便可提前用药预防。

过敏性鼻炎患者易发哮喘

在儿童中,过敏性鼻炎是目前所有慢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。鼻炎和哮喘多发于儿童期,有研究表示,70-80%的哮喘儿童同时有过敏性鼻炎(鼻敏感),这是由于这两种疾病都有相同的介质——半胱氨酰三稀,它统统可在鼻分泌物中发现,可导致支气管收窄及鼻的症状,如打喷嚏、鼻塞、鼻痕痒,流泪等。专家认为,鼻敏感发生在上呼吸管道,哮喘则是下呼吸管道敏感,所以有哮喘的通常容易患鼻敏感,而临床上,有4成小朋友患鼻敏感,当中不少同时患有哮喘,可见两者的密切关系。目前已有流行病学资料表明,过敏性鼻炎的患者中哮喘的发生率(20%-38%),明显高于普通人群(2%-5%)。而哮喘患者中变应性鼻炎的发生率为78%,远高于一般人群(5%-20%);而在治疗当中通过治疗变应性鼻炎可减轻哮喘的症状、降低哮喘的发病率。因此过敏性鼻炎的患儿应该更加警惕,要进行积极、有效的干预和治疗,并防止变应性鼻炎诱发或加重哮喘。

持续有鼻敏感,会降低对病毒的防御能力,而对哮喘儿童来说,如果经常吸入受病毒感染的过敏原,就会发生病毒性支气管炎。春夏季节更替为流感高峰期,容易受病毒侵入,所以适当地治疗鼻敏感对哮喘患儿尤为重要,最近,世界卫生组织设立的最新鼻炎也提出WHOARIA指引:要预防哮喘,应该由正确治疗鼻炎做起。

另外,专家指出,鼻敏感与哮喘的致敏原一样,因此要避免接触,并且透过适当的药物,如抗组织胺、舒缓鼻塞药物、局部使用类固醇或白三烯受体抗剂等,能有限控制鼻敏感。

什么人易得哮喘和过敏性鼻炎

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发生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。有家族病史的孩子是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高危人群。过敏性疾病常常有家族遗传性,哮喘和过敏性鼻炎也不例外。有哮喘或过敏性鼻炎家族史的孩子,发生过敏性鼻炎的风险较普通人群高2-6倍,发生哮喘的风险则高3-4倍。

除了遗传,环境因素亦与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相关。高风险个体是否患病、发病后在呼吸道的表现如何,与接触过敏原的种类、时间及强度都有关系。

适当运动,避免过敏源

不少家长都知道运动容易诱发哮喘,为此,平时就连基本的运动都不肯让孩子进行。但其实适当的运动,对哮喘患儿的肺部是一个很好的锻炼,尤其是游泳。

专家表示,游泳这项运动非常适合哮喘患者,不但不会引起哮喘病发,而且还能够锻炼患者的肺部功能。但要注意,在运动前要做适当的热身。当完成一般性轻量带氧运动及伸展肌肉等热身后,可加上“原地快跑30秒、休息60秒、重复2-3组”的额外热身再正式开始运动。研究发现以上的热身方法能够使身体释放出一些激素,可舒张支气管,使身体对哮喘产生一段较长的免疫时间。在完成运动之后,用大约10分钟时间做调整运动,使身体温度缓慢下降,减少由于吸入空气温度的转变而刺激气管,引发哮喘。

另外,若周遭环境充满尘螨、蟑螂及细菌等,都会增加患哮喘的风险。虽然这些因素不会直接引致哮喘病,但绝对是形成哮喘的敏感原因,儿童本身较为敏感,再加上处身于不利的环境下,都会造成哮喘发作。所以,要尽量避免过敏源,比如在花粉季节尽量少出门等。尽量避开引起哮喘的诱因:如动物的皮毛、香烟烟雾、尘螨、强烈的气味、花粉、感冒等。

声明:

“荷诗网”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,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。如存在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,请联系我们,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!

时尚图片

新年指甲也要“换新衣” 这些时髦美

PONY竟是她的御用化妆师 让CL告诉你霸

get这三个细节 想不时髦都难

Copyright © 2012 - onhers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
内容合作:投稿&约稿1078060607 川公网安备 51010602000236 - 蜀ICP备15034923号-3